Skip to content

[一蓑烟雨任平生]03 记一则小事

记一件小事,就当是写日记了吧。

  • 4月26日,星期五,天气晴。
  • 这天我去参加计算机方面的某设计大赛(校赛)的决赛答辩。其实我本身并未抱有多大的希望,毕竟我只拿出了个网站项目,再加上参加这次比赛算是临时起意,各方面准备都算不上充分。之所以来参加,一方面是出于尽快拿到某个学分的权宜之计,而另一方面——我对这个比赛还抱有一丝希望,从相关文件以及比赛名称来看,它应当比的是技术和设计水平,就算拿不到什么学分,来听听别人的设计思路、整体架构、技术栈也不失为一桩雅事。
  • 却不料,这比赛处处都透露着扯淡(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)。在这之前的初赛,连与所选赛道要求不符的项目都未能筛选掉:数据可视化赛道里混进了个海报设计,Web项目赛前要求必须提供部署链接,但未部署的仍然进了决赛。我在心里既诧异又有一丝侥幸,诧异于学校对此的态度居然如此懒散,而侥幸则是认为这几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和我有一定的差距,要赢过他们比较轻松。我太专注于脑内博弈,以至于完全忽略了一点——在他们的PPT里,似乎技术部分压根不是重点,大量的笔墨都聚焦在项目背景、发展前景上。
  • 接下来轮到我了,先用了一页展示一下完全没新意的基础功能,正当我打算讲讲特色功能和架构设计时,老师却表示想看看部署的网站,这自然没问题,随后就脱离PPT直接上手演示网站功能。
  • 演示过后,我本想再讲讲特色功能和其中的缓存系统的设计,却被老师打断,灵魂发问:“你数据量有多大?”平心而论,我也没能力动员很多人都来用这个Web项目,就算有恐怕这个1C1G的服务器也吃不消。因此只有象征性创建的十几个用户,目的也只是方便进行功能验证。我不太确定老师的目的,便实话实说。他便继续说:“很多问题要经过充分测试才能发现,你数据这么少肯定不够实用”(原话忘了,大概这意思)。我有点不服,谁家软件发布之前不做测试的?除了压力测试,其他能测的基本上都测过了,咱知道质量管控的啊!但后面不管我怎么申辩,他还是那个观点。相比之下前面那个项目的数据量就很大——但那是他训练一个模型的数据集大小啊,数据集大小和网站用户量有可比性吗?我有点怀疑这个老师的专业性了。
  • 随后另一个老师又问:“你这个网站和XXX(某同类的成熟商业网站)相比有什么优势吗?”我听后已经迷糊了:怎么回事?这比赛不是比软件设计的吗?我还没讲软件设计呢,怎么就问起来发展前景这种“大创”的问题了?
    • 啊!大创!我幡然醒悟,感情是我自作多情了,这比赛恐怕跟大创没什么区别。怪不得那么多人在PPT里大谈项目背景、应用前景、发展愿景,而技术相关的部分却落笔寥寥。怪不得老师也都问这方面的问题。怪不得我觉得答辩的氛围不对,老是被噎,到现在都还没讲什么技术。这就一下子全都顺理成章了,老是搁这噎我,怕是在下逐客令呢。
    • 想到这,我也不多纠缠了,随便您怎么说吧,咱都认了,尽快结束吧。第二个老师说完,随后第三个老师就讲:“那就下一组答辩吧”。就这样,我预想中技术分享一般的剧本,还没进入正题就谢幕了。
  • 事后想想,其实这件事中有人做错了吗?恐怕没有,如果这个比赛的评判规则真的是如此,那老师们做的很对。而我,我只是按照我的理解,准备项目、参加答辩、未能入选,一切似乎都很合理,只不过是人生路上一个再常见不过的小失败罢了。
  • 可能唯一有点不甘心的就是,我觉得这比赛本不该如此。
  • 罢了,就当是错付了吧。

后记

2024年5月7日,因事情发生了些出乎意料的转变,遂记下这件事的后续。

  • 本来嘛,答辩都没让说完,一般人肯定觉得没戏了,嗯,我就是这样想的。

  • 没想到五一放假前发了一份通知,是上推省赛的名单,本不抱有希望的,结果点进去发现我们的项目赫然在列,当时我就“啊?”了出来。

  • 但后来定睛一看,五十多个报名的项目,上推省赛了足足四十多个,感情校赛就是把个关的,压根不怎么筛的。本来我们就只打算参加校赛,试试能不能拿个奖,用奖状换学分,省赛的时间比较靠后,来不及参加。结果,好家伙,校赛压根不评奖的。

  • 这下,先前的努力算是打了水漂了,早知道校赛没有奖,我们也不参加了。

  • 但....东边不亮西边亮,本身比赛只是一个拿学分的备选方案,而一直在搞的其实是软著,只不过不确定什么时候能下来,所以才参加了这个比赛来试试水。结果就在昨天,软著发下来了,那这件事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,拜拜了您嘞。

附:《琵琶记》节选

琵琶记

〔元〕高明

……

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。

……

上次更新于: